“十五”以来,江苏职业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所确立的目标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突出城乡统筹和富民效应,加强能力建设和内涵发展,重视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全省现有中等职业学校634所(其中:五年制高职校40所,普通中专121所,职业高中216所,技工学校145所,成人中专112所)。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1万人,在校生达155万人。
坚持大力发展方针,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一是扩大招生规模,推进事业发展。“十五”期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以年均6-7万人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53.5万人,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增加了30万人;在校生158万人,比2001年翻了一番。二是加快布局调整,扩大优质资源。相继撤销、合并、升格中等职业学校300多所,校均在校生规模从2000年的900人扩大到目前的2200多人。现有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5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176所),承担了全省60%以上的职校在校生培养任务。三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启动了100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加强200个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在“十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300个中职和30个五年制高职省级示范专业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500个中职和50个五年制高职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四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实用人才培养层次。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下辖40个分院实体,形成在学院统筹规划下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高职院校从1996年的29所增加到目前的75所,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达到17万人和60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工作(简称“对口单招”)稳步推进,基本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为主体,其他院校广泛参与,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具有江苏特色的高中等职业教育体系。
着力体制创新,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一是以常州大学城为代表的集群式发展,在同一区域内,政府加强统筹,若干所职业院校有计划、有目标地共同建设、发展。全省13个省辖市大多以市职教中心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建设,也分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集团式发展,由高职院为龙头,中职校为主体,企业广泛参与,跨地区集团式发展。目前,我省已正式成立了商业、农林、现代服务、建筑、旅游、信息等13个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融合了300多所职业院校与600多家企业,形成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可喜局面。三是集合式发展,经省政府批准,2003年我省正式成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为独立设置、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由省教育厅负责管理,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下设若干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学院的分校,由学院专门承担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
明确办学方向,着力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即初中后、高中后返乡毕业生100%接受培训,适龄学员100%转移输出)。“十五”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700多万人次,培训后输出198万人。同时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服务“三农”工作,全省建成75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重点建设了40个省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积极开展生产经营、科技推广活动,带领农民致富。二是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根据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预测,选择了数控、汽车、电子、化工、商贸服务等10个专业领域,遴选200所职业院校,联合800个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从2004年开始4年内相关专业领域输送毕业生20万人,培训50万人次。为此,“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投入2亿元,重点建设200个大规模、高水平、示范性、共享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重视弱势群体教育,实施职教扶贫助学工程。根据省政府决定,自2004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助1万名农村家庭贫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连续资助3年。2006年职教扶贫助学资金增加到1亿元,资助5万名(其中3万名入学新生)贫困生。2007年,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全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一、二年级的学生均享受国家助学金,助学金按每生每年1500元发放,连续资助两年。文件还规定中等职业学校须按5%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助学奖学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通过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帮助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就业,实现助学一名学生,脱贫一个农户。二是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提高新生劳动力综合素质。“九五”期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全省职业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市、县、学校层层建立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十一五”期间我省实施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开展创业实践,培养职校在校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三是深化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自1999年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以来,全省已建成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39个省级实验区、200个市级实验区和100个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成为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