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任意选修课《职场人际关系心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总学时 |
学分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32 |
2 |
人文素质类任意选修课 |
考查 |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我校所有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类任意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和谐职场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知识与方法,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人际沟通能力、学习注意力记忆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养成团队合作、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形成孝亲敬长、宽和待人,与他人友好相处,诚实守信的素养。增强团体合作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树立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的意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教育理念,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1.依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本课程教学要求,突出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能力培养,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制特点,确定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以职场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与策略分模块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教学单元间的逻辑关系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际关系和心理学的概念、人际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2.理解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3.掌握提高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情绪调节等的方法与技巧。
4.掌握人际关系心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应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与方法,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不断开发自我潜能,不断完善自我。
3.能尊重理解他人,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能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矛盾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处理。
(三)素质目标
1.养成团队合作、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
2.养成孝亲敬长、宽和待人,与他人友好相处,诚实守信的素养。
3.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五、学时分配表
序号 |
章节(模块、项目)名称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1 |
模块一:人际关系与心理学概述 |
2 |
|
|
2 |
模块二:认识自我 |
4 |
|
|
3 |
模块三:社会化、角色与自尊 |
4 |
|
|
4 |
模块四:人际距离与人际财富 |
2 |
|
|
5 |
模块五: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
2 |
|
|
6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一) 我自信,我成功 |
2 |
|
|
7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二)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
2 |
|
|
8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三) 沟通,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
2 |
|
|
9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四) 倾听是金 |
2 |
|
|
10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五) 注意力记忆力训练让你更优秀 |
4 |
|
|
11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六) 借你一双慧眼,读懂微表情 |
2 |
|
|
12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七) 感恩益于身心健康 |
2 |
|
|
13 |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八) 读懂心理防御机制,理解他人更懂自己 |
2 |
|
|
合计 |
32 |
|
|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人际关系与心理学概述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 能说出常见的人际关系类型;熟悉我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观,体现文化自信,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尊重文化差异,与他人友好相处;积极与团队成员协作实现共赢。
2.能说出心理学的特点及分支,初步懂得用心理学知识构建和谐的职场人际关系重要性。
3.能说出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养成自助与助人的积极意识。
【教学提示】
通过列表、案例、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讲授人际关系的类型与特点,在团队建设心理活动中,融入团队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观,体现文化自信,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尊重文化差异,与他人友好相处;积极与团队成员协作实现共赢。
模块二:认识自我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个自我”,养成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
2.能区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提示】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心理活动领悟等突出“超我”的作用,让学生深刻体会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在心理活动中探究生理、社会、心理自我,认识自我,积极开发自我潜能,悦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模块三:社会化、角色与自尊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重要意义。
2.能使用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心理现象,积极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
2.能区分心理学中的角色类型,能认清自己的角色,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
3.能区分角色失调的几种情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
4.能阐述心理学中的“自尊”概念、自尊的影响因素,培育学生正确的自尊自爱观。
【教学提示】
1.通过列表法、比较分析法、实例法等讲解角色类型,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角色及角色相对应的权利与义务,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
2.通过案例剖析、心理故事、角色扮演等,突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特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
3.通过案例剖析、心理活动,让学生理解自尊的重要性,培育学生正确的自尊自爱观。
模块四:人际距离与人际财富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区分人际距离的几种情况,能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合适的人际距离,让“距离产生美”!。
2.能区分自己的人际财富,懂得珍惜自己的人际财富,能积极主动改善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提示】
1.通过理论讲授和心理活动,让学生熟悉各种人际距离够;能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关系等把握合适的人际距离,让“距离产生美”!
2.通过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人际财富,珍惜自己的人际财富,体会各种人际关系对工作、生活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改善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模块五: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2.掌握印象管理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
3.能按照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的心理学知识与策略,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与提升。
【教学提示】
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剖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不仅掌握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的心理学知识与心理策略,更领悟“诚实、守信、友善、负责”等品质对个人印象形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积极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与提升。
模块六:构建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
教学单元(一):我自信,我成功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理解自信、习得性无助的含义,掌握增强自信的心理学方法与策略。
2.能使用增强自信的心理学知识与策略,提升自我效能感,具有开朗、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
【教学提示】
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与心理活动等,掌握提升自信的方法与策略,并能利用心理学知识与技巧,提升自我效能感,具有开朗、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
教学单元(二):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区分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能识别情绪的类型。
3.能说出各种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4.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5.能使用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进行自我情绪管理,消解不良心理状态。
【教学提示】
通过理论讲授、心理案例、心理活动等,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心理知识与方法,并能学以致用,进行自我情绪管理,消解不良心理状态。
教学单元(三):沟通,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沟通的几种途径。
2.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3.能使用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工作生活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处理好生活工作中的矛盾,构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提示】
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剖析、心理故事与心理活动等,让学生领悟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并学以致用,在工作生活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处理好生活工作中的矛盾,构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单元(四):倾听是金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倾听的含义及重要性。
2.能区分倾听的几个层次。
3.掌握倾听的方法与技巧
4.能使用倾听的方法与技巧,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学习工作效率,构建互尊互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提示】
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与心理活动等,让学生领悟倾听的含义与重要性、掌握倾听的方法与技巧,并学以致用,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学习工作效率,构建互尊互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单元(五):注意力记忆力训练让你更优秀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区分记忆的分类。
2.掌握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
3.能使用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任务完成效率。
【教学提示】
通过理论讲授、心理活动等,让学生掌握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任务完成效率。
教学单元(六):借你一双慧眼,读懂微表情微动作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看懂常见的微表情与微动作含义。
2.能使用微表情与微动作识别的方法,在工作生活中恰当地表达自己,更好的理解他人,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
【教学提示】
通过理论讲授、心理活动、参考书籍、图片、心理视频与心理影视剧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微表情微动作并领悟其含义,能在工作生活中恰当地表达自己,更好的理解他人,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
教学单元(七):感恩益于身心健康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能说出感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养成知恩图报、助人为乐的健康心灵和高尚美德。
【教学提示】
通过心理案例、心理故事、心理活动、心理视频等,让学生感悟、体会到感恩益于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知恩图报、助人为乐的健康心灵和高尚美德
教学单元(八):读懂心理防御机制,理解他人更懂自己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
2.能区分常见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特点。
3.能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读懂自己,尊重、理解他人,宽和待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学提示】
通过心理案例、心理故事、心理活动等,让学生领悟常见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特点,读懂自己,尊重、理解他人,宽和待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七、课程实施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心理故事、心理案例、心理剧以及心理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重在体验、感悟和调适,普及职场人际关系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激励自我;孝亲敬长,诚实守信,尊重文化差异,尊重理解他人,宽和待人,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学业质量评价
1.该课程的学业质量评价,应从情感态度与社会责任、数字化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考察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和信息素养水平。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情感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课堂交流、分享、体会、领悟等多方面,从学生的自信乐观、规则意识、团队精神、 角色担当、社会责任与文化价值观认同等全方位评价。数字化学习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学化资源的查找、检索、选择与应用能力,阅读理解信息资源的能力,内化与分享体验、传播信息资源的能力,学生对数学化信息资源的学习任务管理、时间管理等、意愿和态度情况等。
2.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过程性评价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在考查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度、收获体会领悟、学习态度等方面。总结性评价应以客观题为主,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心理学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基本概念、人际关系心理学基本知识与心理效应等的掌握情况与应用能力,检查学生数学化资源学习能力等。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
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要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并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教材内容要优先选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技术先进、应用广泛、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工具和项目案例。教材设计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相适应,突出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材形式要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倡导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新形态立体化教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支持课程教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环境主要是指教学设备设施,以及支持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条件。
在课程资源方面,依据本课程标准,充分运用多媒体、视频、课件以及专业心理网站资源时。心理活动项目、角色扮演角色体验、情景表演、团队训练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习环境方面,通过团队建设、选修班级氛围创建,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分利用经典心理影视、心理健康专题网站、优秀心理学书籍杂志等普及、拓展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心理调节、处理能力,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八、说明
本标准依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各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