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总学时 |
开设学期 |
内容按学期分配 |
学时按学期分配 |
学分按学期分配 |
考核类别 |
144 |
第4、5学期 |
第4学期:模块1-4 |
72 |
4 |
考试 |
第5学期:模块5-8 |
72 |
4 |
考试 |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基础知识,提升药学服务相关能力。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能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基本知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具有安全用药的责任感和诚信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创业的基础能力,为后续常见病用药指导、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教育理念,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1.依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本课程教学要求,突出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能力培养,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安全用药指导、药品处方的审核、调配等岗位需求,对接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医药服务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制特点,确定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以药效学、药动学基本知识,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药学技术人员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教学单元间的逻辑关系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2.了解药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学科现状。
3.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能够说出重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
4.学会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
5.能够熟练分析药品说明书和处方内容,了解处方审核和用药指导的相关内容。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对个人、家庭、社区的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2.能对常见病病人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能对选用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
3.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常用实验动物药理实验操作。
4.具有学习和更新药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药理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能够掌握药店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初步具备审核、调配处方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药品生产、药品营销、药学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三)素质目标
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工作中以人为本、爱岗敬业、诚信尽责、为患者服务。
2.铭记“用药安全第一位”,培养扎实的专业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勇于钻研学习、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树立爱岗敬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强化学习意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积极思考、不断进取和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领悟药学工作者的社会职责及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
4.研读中华传统医药名著、汲取中华传统医药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五、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模块名称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1 |
药理学概论 |
12 |
4 |
|
2 |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
22 |
6 |
|
3 |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
16 |
|
|
4 |
心血管系统药理(一) |
12 |
|
|
5 |
心血管系统药理(二) |
4 |
2 |
|
6 |
内脏系统的药理 |
12 |
2 |
|
7 |
内分泌系统药理 |
14 |
4 |
|
8 |
化学治疗药物药理 |
32 |
2 |
|
合计 |
124 |
20 |
|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药理学概论
教学单元(一):绪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2.能复述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树立学业理想,有为祖国医药事业做出贡献的信仰和行动。
3.能说出药理学发展简史,以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说明我国为药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4.能说出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相关内容,树立“生命至上、质量第一”的理念,具有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法,尊重数据与事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提示】
1.以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阐述我国为药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以往届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事例教育学生树立学业理想,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以不良反应事件,引出“护佑健康,敬畏生命”的理念。
教学单元(二):药物效应动力学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 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受体、激动剂、拮抗剂、效能、效价等概念。根据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解释量效关系的概念及意义。通过量效关系理解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剂量的关系,理解任何事物中都蕴含着对立面,并会不断经过量的积累,使事物走向反面,即“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提示生活中凡事有度,物极必反。
3. 能说出药物的作用机制。根据作用机制的多样性理解有些观点需要进一步验证,能做到结合生涯发展需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敢于迎接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局麻药物的给药剂量对局麻作用的影响
2.实验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强调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科学介绍“是药三分毒”的内涵,引发学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注重。
教学单元(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等概念。根据药物的转运方式比喻学习如主动转运(上山转运),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能说出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结合多因素影响转运认清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很多,需要摒弃不良因素,扩大优良因素的作用。
3.能解释药动学参数及意义。通过稳态血药浓度教育学生要想达到目标,需要持续不间断努力。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局麻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对局麻作用的影响
2.实验(实训)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1.强调用药过程中任何时候均需评估病人用药的获益与风险之比,树立“用药安全”和“患者第一位”的理念;
教学单元(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四个过程。
2.能够阐述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
【教学提示】
通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四个过程的详细介绍,用动态视频分析介绍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各种因素。
模块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教学单元(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及生理功能。通过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产生特定效应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万物皆有源,万事皆有因”的因果关系。通过机体组织器官同时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的双重支配理解事物的制约与平衡关系。
2.能归纳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3.能够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进行分类和比较。
【教学提示】
1.通过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产生特定效应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万物皆有源,万事皆有因”的因果关系。
2.通过机体组织器官同时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的双重支配,增强对机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的认识。
教学单元(二):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胆碱酯酶抑制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通过毛果芸香碱的多种作用进一步理解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的相互转化,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学习中困难。
2.能够合理选用本章药物拟定青光眼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抢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方案。根据新斯的明的发明故事学习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提示】
1.以“青光眼的病因和用药案例分析”引入胆碱受体激动药的讲授;
2.通过讲授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和解救方法,介绍使用该类药物的注意事项;通过服用该类药物自杀的轻视生命的案例,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强大的人生自信。
教学单元(三):胆碱受体阻断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验学时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阿托品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通过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对比,熟练掌握阿托品的相关知识,学会比较记忆法学习。
2.掌握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学会观察记录中毒表现及抢救效果。通过尽量抢救中毒动物增强爱心和责任心和苦练技能的决心。通过观察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后的痛苦症状说明有些人服毒自杀的不明智选择,教育学生要有开朗、乐观的心理品质,能自我调节压力,消解不良心理状态,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2.实验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1.通过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对比,熟练掌握阿托品的相关知识,学会比较记忆法学习。
2.通过尽力抢救实验中中毒动物,增强爱心和责任心和苦练技能的决心。
3.通过观察实验中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后的动物痛苦症状,结合现实生活中服毒自杀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要有开朗、乐观的心理品质,能自我调节压力,消解不良心理状态,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
教学单元(四):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性、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根据三种药物对受体的选择性不同,理解药物作用的不同。
【教学提示】
1.根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性不同,强化理解药物药理作用机制。
2.根据心脏病人急发心脏衰竭抢救时所用的药物—肾上腺素,强调该类药物的临床用途
教学单元(五):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 掌握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理解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根据酚妥拉明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理解“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2.能说出麻黄碱等药物的特点。通过麻黄碱与冰毒的结构相似性,有人用含有麻黄碱(如泰诺)的感冒药提纯麻黄碱合成冰毒的案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教学提示】
通过麻黄碱与冰毒的结构相似性,有人用含有麻黄碱(如泰诺)的感冒药提纯麻黄碱合成冰毒的案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教学单元(六):麻醉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通过局麻药的发展简史学习科学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不断失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能说出局麻药给药方法和不良反应。通过局麻药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引起全身作用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平时积累、生活中循序渐进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了解全麻药的作用及特点。通过氯胺酮(K粉)不合理使用产生依赖性甚至引发刑事案件的情况教育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普鲁卡因和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比较;普鲁卡因和丁卡因毒性作用比较
2.实验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1.通过局麻药的发展简史学习科学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不断失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氯胺酮(K粉)不合理使用产生依赖性甚至引发刑事案件的情况,教育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模块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教学单元(一):镇静催眠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掌握镇静催眠药物概念、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以世界睡眠日及睡眠障碍说明睡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有节制的玩电子产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能说出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通过巴比妥类药物因耐受性及依赖性被作为精神类药品严格管理,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在遵守相关规定,提高法制意识。
3.了解新型镇静催眠药物研发相关内容,及时追踪研究新动向。教育学生能结合生涯发展需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教学提示】
1.以世界睡眠日及睡眠障碍说明睡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有节制的玩电子产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通过巴比妥类药物因耐受性及依赖性被作为精神类药品严格管理,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在遵守相关规定,提高法制意识。
3.根据新型镇静催眠药物研发相关内容,教育学生能结合生涯发展需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教学单元(二):抗癫痫及抗惊厥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够阐述苯妥英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通过癫痫症状介绍使学生学会初步判断癫痫发作,对患者提供适当的帮助。
2.能够描述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乙琥胺丙戊酸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能够掌握各类癫痫类型的首选药。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守职业道德,保守癫痫患者的隐私。
3.能够说出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的不同作用。以《本草纲目》记载羚羊角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说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提示】
1.通过癫痫症状介绍使学生学会初步判断癫痫发作,对患者提供适当的帮助。
2.通过部分人对癫痫患者的排斥,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守职业道德,保守患者的隐私。
3.以《本草纲目》记载羚羊角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说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单元(三):抗精神失常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精神失常的种类及对应药物的分类。通过引起精神失常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具有开朗、乐观的心理品质,能自我调节压力,消解不良心理状态。
2.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通过药理作用决定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教育学生对于内容繁多的知识,要多总结提炼,能熟练运用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的常用策略,具备高效学习的能力。
3.能说出氯氮平、碳酸锂、丙咪嗪、氟西汀的临床应用特点。通过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多发案例教育学生乐观对待生活学习中的不如意,学会通过与他人谈心、体育锻炼等途经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教学提示】
1.通过引起精神失常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具有开朗、乐观的心理品质,能自我调节压力,消解不良心理状态。
2.通过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决定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教育学生对于内容繁多的知识,要多总结提炼,能熟练运用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的常用策略,具备高效学习的能力。
3.通过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多发案例教育学生乐观对待生活学习中的不如意,学会通过与他人谈心、体育锻炼等途经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教学单元(四):镇痛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纳洛酮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通过吗啡来源于鸦片引出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教育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增强社会公德及爱国意识。
2.能解释镇痛药耐受性和成瘾性产生的特点及原因,能比较吗啡与可待因、喷他佐辛、美沙酮、芬太尼及罗通定等药物的异同点。通过我国科学家研发的镇痛药罗通定引出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能解释镇痛药成瘾性的社会危害性及其严格生产和使用的相关法规,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提高法制观念。
【教学提示】
1.通过吗啡来源于鸦片引出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教育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增强社会公德及爱国意识。
2.通过我国科学家研发的镇痛药罗通定引出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介绍镇痛药成瘾性的社会危害性及其严格生产和使用的相关法规,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提高法制观念。
教学单元(五):解热镇痛抗炎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解释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掌握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常见不良反应。
3.能说出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4.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临床案例。
【教学提示】
1.通过复习麻醉性镇痛药的知识,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增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2.通过了解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发展历程,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通过发现新药的故事明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道理
3.通过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看待问题,乐观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4.通过了解新药“罗非昔布”因严重的心血管危险被默沙东公司全球召回事件,增强医药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单元(六):中枢兴奋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熟悉咖啡因、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的作用及用途。
【教学提示】
以“白天犯困等精神状态不好”为话题,引入咖啡这一饮品,自然而然地进入中枢兴奋药物的讲授。
模块四:心血管系统药理(一)
教学单元(一):抗高血压药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2.能说出五类一线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能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患者情况推介合理的抗高血压药。
【教学提示】
1.通过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倡导关注个人身心健康,具有青少年应有的活力。
2.根据患者的并发症和高血压药物的特点强调用药个体化,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强调高血压药物治疗新概念,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做好宣传工作,提倡人们注意饮食,加强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教学单元(二):抗心律失常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能够说出常见药物特有的不良反应。
【教学提示】
介绍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使学生明白医药科技在不断进步,能结合生涯发展需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教学单元(三):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够阐述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2.能够说出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提示】
1.通过强心苷安全范围较小的情况,强调工作中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
2.通过介绍基因治疗将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的新方向,学习无止境,科学无界限,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与职业生涯规划充满信心。
模块五:心血管系统药理(二)
教学单元(一):抗心绞痛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硝苯地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理解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解释联合用药的依据。
3.能够根据患者情况推介合理的抗心绞痛药。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处方分析(一) 治疗心绞痛用药处方分析
2.实验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通过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的协同作用强调工作学习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单元(二):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掌握各类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各类抗贫血药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教学提示】
向学生普及血液类疾病的基本知识,引入该类药物的讲授。
模块六:内脏系统药理
教学单元(一):利尿药与脱水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理解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2.掌握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能说出其他利尿脱水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教学提示】
1.通过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进一步理解其“基础降压药”地位,学会总结学习方法技巧,注意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
2.通过呋塞米的不良反应提示不得与其他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同用,强调工作中掌握药物配伍禁忌的重要性,增强岗位责任感。
教学单元(二):拟组胺药和抗组胺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掌握第一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2.掌握处方的正确书写和审核处方的要点。
【教学提示】
以苯海拉明的镇静作用为例,教育学生注重培养发散思维等创新意识,只要找好切入点,不良反应也可转化为治疗作用。
教学单元(三):消化系统药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阐述抗消化性溃疡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能说出增强胃动力药、止吐药、利胆药、泻药、止泻药的作用。
3.知道合理推介消化系统药物。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处方分析(二) 消化系统用药处方分析
2.实验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1.通过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说明“平衡”的重要性,增强健康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通过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性强调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的重要性。
教学单元(四):呼吸系统药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可待因、沙丁胺醇、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知道喷托维林、右美沙芬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3.理解常用祛痰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提示】
1.通过可待因的临床适应症强调严格遵守精神类药品管理规定,教育学生具有法制意识,生活工作中遵纪守法。
2.通过镇咳药的选用原则强调工作中结合患者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介合理药物的重要性。
教学单元(五):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熟悉缩宫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2.了解前列腺素类、麦角生物碱类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3.掌握正确审核处方的技能。
【教学提示】
1.通过影响缩宫素作用的因素强调临床用药的严谨性,强调职业道德及责任感。
2.通过相关案例对学生进行自尊、自爱教育。
模块七:内分泌系统药理
教学单元(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理解临床应用对应的药理基础。
2.了解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理解不良反应对应的药理基础。
3.能够根据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鉴别在特定疾病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法。
【教学提示】
1.通过糖皮质激素强大的“四抗作用”与严重的不良反应,理解药物即毒物,强调临床用药遵循“最好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的原则,增强学生在生活工作中合理用药、荐药的责任意识。
2.通过三位科学家由于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获得195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单元(二):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和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
2.理解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用途,以及大、小剂量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3.能说出其它抗甲状腺药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4.掌握正确审核处方的技能。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处方分析(三) 治疗甲亢用药案例分析
2.实验(实训)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1.通过呆小病应尽早诊治说明“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教育学生珍惜大好青春,努力学习奋斗。
2.通过大、小剂量碘的作用相反引出“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说明“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平时多积累。
教学单元(三):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2.知道临床如何选择和应用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3.能说出新型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处方分析(四) 糖尿病患者用药处方分析
2.实验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1.以徐州地区万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胰岛素”闻名全国,根据往届学生的就业意向提醒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通过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将给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教育学生要有积极改进工作方法的意识,持续学习,积极参与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制作新工具,具有积极进取、敢于挑战新工作任务的精神。
教学单元(四):性激素类药与抗生育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了解常用药物的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2.掌握正确审核处方的技能。
【教学提示】
以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开学“人流”高峰的新闻为例融入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谨慎对待婚前性行为,掌握科学避孕方法,选择安全避孕措施,告诫学生尤其是女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模块八:化学治疗药物药理
教学单元(一):化学治疗药概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够复述机体、病原体和药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
2.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产生机制。
3.掌握理解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并能够运用术语评价抗菌药物的活性及特点。
【教学提示】
1.通过鸡蛋的结构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更直观的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通过“超级细菌”讲授耐药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提高社会公德,增强责任心,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做好表率和宣传。
教学单元(二):抗生素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实验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和耐药机制。
2.掌握青霉素G的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3.熟悉说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代产品的特点及常用药物、临床应用。
4.了解出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
5.掌握其他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首选药)和典型不良反应。
6.掌握正确审核处方的技能。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处方分析(五) 抗生素用药案例分析
2.实验地点:药理实验室
【教学提示】
1.通过经典药物之一的青霉素的发现及发展,教育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善于发现总结,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优秀品德。
2.通过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教育学生在生活工作中合理选择药物,为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做出贡献。
3.通过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药物组成复方制剂产生协同效应,对抗耐药性,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4.通过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强调药物的配伍禁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
教学单元(三):人工合成抗菌药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理解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
3.理解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与磺胺类合用的依据。
4.掌握正确审核处方的技能。
【教学提示】
1.通过复方新诺明的组分进一步理解“协同效应”,说明生活工作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通过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的损害强调青少年用药的禁忌,进一步理解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
3.不同的磺胺类药物虽然抗菌机制相同,但临床用途不同,强调对知识的深度掌握。
教学单元(四):抗结核病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异烟肼、利福平的抗结核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熟悉其他一线抗结核病药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3.理解结核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的联合应用。
【教学提示】
1.通过身边的结核病案例使学生树立关爱健康意识,养成讲卫生好习惯,做好传染病的个人防护。
2.通过口诀记忆常用抗结核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勤于思考总结,寻找利于理解掌握的学习方法技巧。
3.通过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强调对于某些疾病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增强职业责任感。
教学单元(五):抗真菌与抗病毒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掌握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能掌握各类抗病毒药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教学提示】
1.通过介绍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的新冠疫情就是病毒感染导致,使学生深刻理解病毒性传染病的严重危害,教育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增强免疫,提高社会责任感。
2.通过面对疫情的中外对比,强调生长在中国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艾滋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对学生进行自尊、自爱教育。
教学单元(六):抗寄生虫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熟悉常用抗疟药物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2.掌握正确审核处方的技能。
【教学提示】
结合社会上现存的不良饮食习惯(如食用青蛙、蛇、小龙虾、田螺等)带来的寄生虫感染,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学会健康饮食。
教学单元(七):抗恶性肿瘤药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了解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教学提示】
向学生普及肿瘤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探讨抗肿瘤药物和医学的发展方向。
教学单元(八):免疫功能调节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教学提示】
以器官移植为切入点,在知识讲解时厚植仁心大爱。
教学单元(九):免疫功能调节药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实验2学时
【内容要求】
1.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2.掌握正确审核处方的技能。
【教学提示】
充分准备器官移植后的用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用药等案例,讲授免疫功能调节药物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和正确应用。
七、课程实施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药理学知识,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药理学知识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人才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
2.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突出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围绕安全合理用药、药品核对与调配等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依托校内的模拟药房、模拟仿真软件等实训硬软件,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在情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药理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结合药品实物、图片,有机融合相关视频、动画、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将药学服务相关职业道德、临床用药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融入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学生形成安全用药、规范用药、合理用药的职业素养。
(二)学业质量评价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学业质量要求,结合医药商品购销、药品发放与调配等岗位的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确定评价要素,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解、技能掌握的同时,重视劳动观念、课程思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形成,体现知识、技能、素质并重。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情境表演、学习记录等。对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笔试、口试、学习记录等方式评价;对于实践技能内容应根据操作过程、工作态度及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
4.注重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探究状态、知识的生成状态和情感的交流状态,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编写应反映药理学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反映医药行业药学服务的发展要求。
3.教材内容设计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药理学基础知识和各类代表性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核心内容。
4.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教材宜采用模块化的体例格式,内容应紧扣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
5.教材呈现方式应新颖,图文并茂,体现可读性、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鼓励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教学平台,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1.课程资源的开发,依据本课程标准,充分运用各类网络教育教学平台、自媒体工具、学校学习通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安全、专业、丰富的学习资源。
2.创设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温度能保持20~25℃,相对湿度在30~60%为宜,光照好、通风好,以利于学生身心舒适、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八、说明
本标准依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