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专业领域的特色和技术底蕴,以实际解决企业生产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提供技术咨询和员工培训,服务企业。近三年,工作室成员每年利用假期企业顶岗锻炼机会,分别到多个企业参加生产、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深入了解医药企业、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撰写并发表北大中文核心论文6篇,SCI论文1篇,EI论文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并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为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作室多名成员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每年完成对我校微生物发酵工、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炮制与配置工、化学合成制药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经常深入企业现场技术指导,领衔人主持的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二元冰蓄冷系统添加剂”为徐州恒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帮助徐州森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展超临界萃取工艺设计指导工作,为企业下一步提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制剂工作奠定基础。
工作室成员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大赛,这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企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领衔人在徐州市铜山区挂职锻炼期间,担任铜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区科技局副主任科员,期间,为铜山的经济社会发展竭尽所能,获得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