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培养医药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医学高级应用性人才为核心的目标,注重培养为人诚实、作风务实、工作扎实的高级创新型人才。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可以讲述一些相关的医药科学历史,根据专业知识的结构给学生提供内容提纲,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教材、资料,并适当给学生推荐课外书籍,多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小组的集思广益中获得答案,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答案。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以项目教学法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工作室积极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将技能与创新应用于科学研究,形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建立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几门专业主干课程已经完成项目教学法引领的整体教学设计,成功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3、建立工学结合班,实现学校课堂进企业
本专业学生在4年级进驻企业(万邦医药,恩华医药),在企业生产车间完成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工学交替的各个教学环节,使得企业生产车间也成为学校项目教学的教室,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任务,也是学校项目教学的内容,企业生产设备设施也是学校项目教学的实训设备,学生生产的产品也是学校项目教学的作业。通过工学结合学习,学生学到了实用的真本领,毕业时即是一位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合格员工,不需企业培训就能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和学生的欢迎。
4、教学改革成果丰富,有效改进教学实践
工作室成员主持省市校级课题8项,参与省市校级课题10项,研究成果运用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职业教育教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设计1等奖;获得全国食品药品类职业院校微课比赛一等奖1项;参加江苏省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加徐州市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级1项;指导学生参加徐州市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级1项;成员中有“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