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室动态 >> 正文

工作室2022年1月教科研活动记录

发表时间:2022-01-10   浏览次数:

工作室2022年1月教科研活动记录

人员:刘晓娟,姚萍,李亚君,金杰,王春侠,宋莉,孙蓓,郭庆宇,李琼,潘元元,潘长伟,杜文倩,袁玲

时间:2022年1月6日13:00—14:00

地点:腾讯会议

内容:如何制作出精品微课?

详细情况记录:

一、微课制作者的自我定位

首先要明确定位。

◆ 角色定位:老师和视频制作人

作为老师,我们要确保视频在内容上具有准确性、逻辑性、知识性。

作为视频制作人,我们要努力提高视频的视觉效果,使视频具有可观赏性,尽可能关注PPT的动态效果、颜色搭配、解说技巧等。

二、熟悉微课的特点

一堂好的微课,需要从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知识性和视频的视觉效果等方面“下功夫”——

◆ 理解透彻微课功能

微课的主要作用是启迪、解惑,重点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微课作者不能像课堂上讲解新知识一样来制作微课。

◆时间通常为5-8分钟

快节奏时代,移动端呈碎片化阅读模式,追求快捷精炼,因此要避免微课时间过长,用5-8分钟讲透一个小知识点,切忌讲得太泛、太啰嗦,或者选题过大等。

◆知识点够细

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如果该知识点包含了另一个知识点,需另设一节微课讲解。

◆受众定位明确

微课作者需清楚本节微课受众的年级段,采用适合该年级段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

◆情景定位明确

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讲解时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

◆知识准确无误

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等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知识点(考点)、题目(真题、模拟题)讲解不照本宣科

对现有知识以及课本上对该知识的表述应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罗列书上的知识,否则微课起不到“解惑”的作用。

◆语言通俗易懂

讲授的语言要通俗、流畅、易懂,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丰富思考。

◆PPT有视觉美感

多角度地应用PPT现有功能带来的视觉效果,如自定义动作、PPT切换、颜色搭配、字体搭配等。

◆视频画质清晰

避免一些影响视频画质的因素,如:

显卡驱动未更新导致屏幕像素低;

导出视频时未设置与屏幕分辨率相一致的视频长宽尺寸导致视频画面变形(设置参看最后的后期制作)。

三、微课选题

微课选题决定着微课的制作方向与内容,大家可根据微课的特点,按照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选题

◆ 尽量选择教学中的典型、重点和难点问题

这些知识点应该是传统课堂不能很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通过微课的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

它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 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本质是一个时长很短的视频,内容的设计要具有多媒体特性,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否则达不到展示效果,比如纯文字叙述性质的内容,学生是不会有多大欲望去观看的。

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生动的动画等。

比如化学课,某老师讲解《乙醇的性质》,利用“微课” 从生活中的酒引入课题,分析了乙醇的组成、结构,然后演示了乙醇的实验,最后用动画分析了乙醇反应的机理,比直接口述要直观生动很多。

比如生物课,可以用微课讲解基因的复制,让学生凭借想象力学习这个知识点是很困难的,通过微课展示,就把抽象转为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透彻。

◆ 要点在“微”,知识点要“小而精”

微课的选题要短小精炼,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要在5—8分钟内讲解透彻,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四. 微课制作

微课和传统课堂一样,在“上课”之前要选题,设计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是,要事先根据选题内容想好制作方式,并熟悉工作软件和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