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和思考“温总理致歉信”的倡议书
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致信新华社总编室,为他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中将“变质岩”写为“火山岩”进行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歉。
温总理的致歉信感动了中国亿万读者,折射出总理虚怀若谷的坦荡胸怀和求真务实、有错必改的严谨治学精神。因此,我们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学习这次事件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本职本岗进行思考。
总理致歉信的可贵之一在于他贵为总理而敢于自我纠错的精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偶犯小错在所难免,关键是看能否做到放低姿态承认并改正错误。总理以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总理致歉信的可贵之二在于他真诚的态度和求真务实、严谨笃学的工作作风。网友对总理的评价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总理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现在的学者认真学习;总理的责任感,值得现在的官员认真学习;总理的坦荡真诚的伟大人格,值得我们所有人认真学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总理的致歉信中有所感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那么我们以什么去教育学生,又要传授给学生什么呢?“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人格和行为表现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周围的每一位学生,育人德为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温总理的坦荡真诚、求真务实、严谨治学、亲政爱民之于国人是一种榜样,教师的人格之于学生也应该是一种榜样。有两个成语分别叫“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真正对学生的品德起到教育作用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师的师德作用,教师的榜样力量才是育人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