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1,研究未知事物;2, 研究有意义的事物;3,有研究方法;4,有基本条件如政策支持,研究团队和设备以及经费等;5,题目大小合适,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1,文献调研要充分,系统,力求全面,以近5年内的积累为主。
3,样本需随机抽取而且有代表性,避免偏倚状态,且数量不能太少;
4,所选指标要针对性明确,紧扣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踩点布局要能判断出变化规律,以量变质变点为中心向两边延伸从而凸现转变点的独特性质。
5,严格控制变量数目,设计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除要研究的变量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基本相同条件下(确保没有质的差别),以分析施加的条件产生的影响。
1, 坚持按设计安排有序进行,不能随意更改或停顿。
2, 及时如实采样和做好原始记录,不能随意更改或丢弃试验材料或数据。
3, 发现异常苗头需特别注意,如系设计漏洞,需设法加以弥补或矫正。或延长试验。
4, 经常注意对准题目,如果方向偏移,需及时调整。
整理好数据,做好必要的统计处理。对连续性事物,也可设法确定可以量化的指标。如时间是连续的,但可以用钟表加以分割;知识是连续的可以设考点,用分数加以量化。最不好评价的事物也可以选好不同水平的指标加以分级,按级给出分值,于是转化成可以统计分级的数据。
从数据中找出变化走向,仔细分析确定是否包含着规律。如果通过每批次数个数据,至少3批次的重复实验,变化相同,可以归纳为事物的属性。
结合文献和已有的科学理论,分析所得结果,分析和结论都必须小心,严谨,不能任意夸张。真理跨出去一步就是谬误。
1, 对准题目分析或回答问题,一定要做到问题呼应,对问题有所交待。不能言不及义,文不对题。
2, 根据研究所得结果,对成果的使用或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并估量其影响或价值。
根据所得结果,选择合适的期刊,按该刊对论文的具体要求撰写论文,大胆投稿,争取发表,以产生社会影响,对人类知识海洋增加一滴水。
研究生的论文要准备答辩,其它论文要准备参加学术会议直接报告。
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可信度高,重要性大和本研究直接相关者按规则列出,表明作者所述确凿有据,同时供他人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