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总学时 |
开设学期 |
内容按学期分配 |
学时按学期分配 |
学分按学期分配 |
考核类别 |
85 |
第7学期 |
第7学期:模块1-7 |
85 |
5 |
考试 |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课程,是在《人体结构》、《人体病理基础》、《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儿科护理生知识、技能、核心素养等,为后续国家执业护士资格及从事儿科护理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就业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应有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儿科护理工作的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围绕儿科护理等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2.根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结合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要求,明确儿科护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与常见疾病患儿护理、社区儿童保健的工作任务深度融合,来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
3.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制特点,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以常用剂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教学单元间的逻辑关系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1.能阐述本课程的核心概念、小儿解剖、生理、保健要点,以及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并指导生活和临床实践。
2.能为常见病患儿科学制定、实施护理计划,规范实施护理操作技术,对危急重症患儿进行熟练打开地应急处理、配合抢救。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健康的价值观,以及职业相关的法律意识。
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沟通交流与高阶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基础知识
教学单元(一):绪论
学时分配:理实一体化教学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够比较小儿不同分期及其特点。
2.能够陈述并举例说明成人与小儿至少5点不同点。
3.能够说出与新生儿感染有关的三种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并明确其特点。
4.通过新生儿模型,能够做出正确的抱姿。
教学单元(二):生长发育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够描述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年龄的小儿体重、身高(身长)。
3.熟练小儿体重、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操作。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小儿体格生长指标测量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学实训基地。
模块二 儿科基础护理技术
教学单元(一):健康小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说出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特点;
2.能复述儿童保健门诊的健康监测;能列举托儿所、幼儿园的保健措施;
3.能说出预防接种主要生物制品的临床意义,复述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4.对各年龄期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并宣教。
教学单元(二):住院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6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说出患儿膳食、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特点;
2.能复述小儿药物选用注意事项,熟练进行药物剂量计算,并正确给药;能说明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
3.能复述规范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婴儿沐浴、更换尿布等)注意事项;
4.完成患儿住院护理常规,观察病情并准确记录;
5.能完成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婴儿沐浴法、婴儿尿布更换、婴儿抚触、暖箱使用及蓝光照射法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实训基地
模块三 营养与营养紊乱病儿的护理
教学单元(一):能量与营养素的需求、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够举例说明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正确根据体重计算婴儿能量与水需求量。
1.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护理。
2.熟练地掌握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的方法。
3.正确掌握配方奶与糖牛乳的配制与计算。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糖牛乳计算方法及小儿喂养方法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实训基地
教学单元(二):常见的营养紊乱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概念和常见病因;
2.能对营养紊乱性常见病患儿进行评估;
3.能复述上述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并能进行护理;
4.运用已学知识对营养紊乱性常见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病例分析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实训基地
模块四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教学单元(一):新生儿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够阐述新生儿的分类。
2.掌握新生儿特殊生理特点。
3.能够为新生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教学单元(二):常见新生儿疾病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低血糖等的概念、病因、主要检查方法、治疗护理要点。
2.能说出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的护理、黄疸、寒冷损伤综合征等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3.能复述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4.学会观察并记录常见新生儿疾病的病情变化,分析原因,给出初步处理方案。
5.独立地进行蓝光疗法、暖箱、新生儿脐部等护理。
模块五 各系统疾病病儿的护理
教学单元(一):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5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小儿体液的特点。
2.列出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能复述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及其意义。
3.叙述口炎、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4.能对口腔炎、腹泻患儿进行护理。
5.能对进行液体疗法的患儿护理。
6.运用已学知识对口腔炎、腹泻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小儿腹泻案例分析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实训基地
教学单元(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免疫特点。
2.能解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概念及治疗要点。
3.能对以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进行评估。
4.熟练地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进行护理。
5.运用已学知识对呼吸道常见疾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小儿肺炎案例分析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实训基地
教学单元(三):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心脏胚胎发育的特点。描述胎儿血液循环特点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2.能复述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的特点。
3.复述先天性心脏病的概念及治疗原则。
4.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护理评估,对常见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护理。
5.运用已学知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先天性心脏病案例分析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实训基地
教学单元(四):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3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概念。
2.能说出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和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3.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叙述主要护理措施。
4.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病例分析
2.实验(实训)地点:儿科护理实训基地
教学单元(五):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小儿胚胎期造血和血液特点。复述小儿出生后造血特点。
2.能解释小儿贫血的发病机制;列出小儿贫血的分类。
3.能对小儿贫血进行分度,复述治疗原则案、治疗目的和非药物治疗方法。
4.列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并进行护理。
5.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单元(六):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说出小儿神经系统的常用检查的临床意义。
2.复述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能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进行护理。
4.运用已学知识对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单元(七):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说出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要点。
2.能复述以上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能说出上述疾病的主要护理;
3.对上述疾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单元(八):免疫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掌握风湿热、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2.熟悉以上疾病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
3.了解以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要点。
教学单元(九):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掌握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2.掌握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情况。
3.了解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的治疗要点
模块六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单元(一):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1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说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能描述传染病分期。
教学单元(二):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分配:理论7学时
内容及要求:
1.能复述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结核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原则;
2.能描述儿科常见传染病的的临床表现,能列出重要的实验室检查;
3.能对以上儿科常见传染病的患儿进行护理;
4.运用已学知识对常见传染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模块七 常见急症病儿的护理
教学单元(一):小儿惊厥、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小儿心肺复苏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及要求:
1.复述小儿惊厥、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病因、抢救原则。
2.能对常见急症惊厥、气管异物、呼吸衰竭、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重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能制定小儿惊厥,心肺复苏、气管异物护理措施。
4.熟练进行小儿惊厥、气管异物急救,心跳、呼吸骤停急救。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咨询者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实行做中学、做中教。
2.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灵活运用PBL、CBL、TBL、仿真软件,以及其它视觉辅助手段等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3.对儿科常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必须明确要求、概念清晰、准确应用。充分利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环境资源,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4.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为一体的培养,重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解决非良构问题中的分析、决策、反思,以及创新能力。
5.关注掌握学习与个性化教学,必要时适度增加实践课时,对课程结构、内容和学时进行适度调整,促进通识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
(二)评价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以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总体目标为依据进行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教育和激励作用。注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运用笔试、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评价学习效果;运用真实或类似情境,结合理论与操作考核评价学生临床思维与实践技能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他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适当增加学生的元认知评价。
4.评价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充分肯定。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基于护士岗位需求,结合行业标准,由课程教师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医护工作者共同协作组织教材编写,紧贴儿科按照项目承载、任务引领、过程导向的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3.教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征,重视教材内容设计,图表、图片及其它视觉辅助工具合理应用,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增加教材可读性、趣味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1.积极开展校院合作的课程资源开发,与临床儿科医护专家合作开发包含教学案例、微课、儿科临床实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文本资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时合理应用国家课程资源。
2.建设虚实一体化与理实一体化学习环境,备全必需的示教模型、设备、挂图、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自主或合作开发仿真软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获取课程资源,重视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为泛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提供便利。
七、说明
本标准依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
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审批表
课程所属部门 |
护理教研室 |
课程负责人 |
拾莉 |
课程标准编写团队 |
执笔人:拾莉 |
课程标准论证结论 |
专家组长签名: 日期: |
课程所属专业意见 |
负责人签名: 日期: |
课程所属系部意见 |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 |
教务处 意见 |
负责人签名: 日期: |
分管教学校长意见 |
签名: 日期: |
填写说明:
1.学时、开设学期等要严格遵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内容与要求要详细列出本单元知识和技能点及其学习要求。以下行为动词可供参考:
分类 |
行为动词举例 |
认知性 |
识别,了解、 熟悉、掌握、解释、知道、认识、比较、鉴别、列举、理解、推导、复述、体会,说出、理解、归纳、判断、分析。 具体运用时,根据需要,可加上“能”或“会”等程度词。 |
技能性 |
操作、运用、使用、制作、制订、掌握、计算、测试、安装、完成、绘制等。 具体运用应加上“能”或“会”等程度词。 |
体验性 |
具有、养成、具备、形成、树立、能感知、能感受等。 |
3.大标题为黑体三号加粗,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加粗。其余标题与正文均采用宋体五号,加粗内容参照模板。通篇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断后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