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药学专业《临床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总学时 |
学分 |
开设学期 |
考核类别 |
54 |
3 |
第7学期 |
考查 |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用微生物学》和《药理学》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知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根据疾病诊断正确地选择调配药物,制定和说明给药方案的能力,养成不断学习最新临床疾病治疗指南的求索精神,形成辩证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增强药物治疗服从疾病综合治疗的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后续《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常见病用药指导》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教育理念,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1.依据《开云网页版药学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本课程教学要求,突出能够按照最新临床疾病治疗指南进行处方调配的能力;具备临床常见疾病的用药咨询服务能力以及能够运用医学知识和用药知识与患者沟通等能力培养,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依据课程目标、药学岗位需求,对接药学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
制特点,确定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以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一般治疗原则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教学单元间的逻辑关系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能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规律。
2.熟悉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掌握常用医学检查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和诊断标准,了解其发生机制,熟悉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掌握药物治疗要点。
(二)能力目标
1.能对临床常见疾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具有独立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2.能对临床常见疾病药物治疗处方进行分析。
3.能根据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指导。
(三)素质目标
1.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具有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具备良好医德医风、尊重患者、关爱他人、正直诚实、病人利益至上、保护患者隐私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素养。
3.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具有敢于坚持真理、认真严谨、辩证求实、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
五、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模块名称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1 |
绪论及疾病概论 |
2 |
|
|
2 |
诊断学基础 |
6 |
|
|
3 |
临床常见疾病 |
44 |
|
|
4 |
机动 |
2 |
|
|
合计 |
54 |
|
|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绪论及疾病概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健康和疾病的定义、脑死亡的标准;能陈述疾病的病因和转归。
2.能解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规律。
3.通过对疾病病因复杂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提示】
1.通过临床案例引入疾病的常见病因,强调:疾病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要有不断探
索的求知精神。
2.由脑死亡在各国的立法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
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学好本门课程,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表达交流能力。
模块二:诊断学基础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明问诊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关爱病人、尊重患者、善于沟通。
2.能通过临床常见症状和体征解释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
3.能说出临床常用医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正常值的判断方法。
4.能初步读懂常用医学检查单,引导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疾病的大局观。
【教学提示】
1.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前在学习通网络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复习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中与新课相关知识点,并完成课前检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习本模块内容打下基础。
2.通过观看问诊视频让学生学习收集病史资料的常用方法及沟通技巧,由学生进行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扮演,练习问诊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和患者沟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通过临床案例引入如何对病人进行恰当的医学检查,强调医学检查的适应症,培养学生的爱伤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模块三:临床常见疾病
教学单元(一):传染科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2.能解释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确定对于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在传染病流行时自觉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国家抗疫成功的重要性,提升学生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教学提示】
1.课前选取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病例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通过典型临床病例引入授课内容,可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由我国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案例引出明确传染病病原体和潜伏期对于防治传
染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4.由电影《最爱》引出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恋爱观。
教学单元(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大气污染和吸烟是慢性肺部疾病的主要病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有环保意识。
【教学提示】
1.课前将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相关资料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习本单元内容打下基础。
2.学习肺炎时,播放视频:最美逆行者,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援鄂医务工作者的英勇表现,激励学生不仅要学习白衣天使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牺牲精神,同时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为成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讲述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通过带领学生练习“呼吸操”,强调肺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单元(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能对典型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判断。
3.高盐、高热量饮食、吸烟、过量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是循环系统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提示】
1.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人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解剖图绘制,收集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完成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习本单元内容打下基础。
2.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掌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特点和急救措施,培养学生“敬佑
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
3.让学生课后在亲朋好友中进行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健康宣教,指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正确识别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病特点,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单元(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能根据病因解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心理应激状态对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教学提示】
1.课前将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相关资料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两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医生对于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故事引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索精神,并学习医学家为了追寻真理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为了医学事业奉献的精神。
3.通过视频引入肝性脑病发病时的临床表现,突出其性格、行为异常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分析疾病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深林”,要有大局观和整体观。
教学单元(五):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能说出透析和肾移植的适应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病人的精神。
【教学提示】
1.通过课前将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相关资料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引导学生推导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培养其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精神。
3.通过肾盂肾炎常见感染途径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上行性感染的常见原因和致病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观念。
4.通过观看肾移植的视频,宣传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最佳治疗手段是肾移植。但目前我国器官来源有限,需要医务工作者学习器官捐献的医学和法律知识,并加以宣传,激发学生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单元(六):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的常见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能陈述急性白血病的类型和主要诊疗方法。
3.能说出骨髓移植的适应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要有奉献精神。
【教学提示】
1.课前将血液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相关资料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2.列举“德国小红脸果汁饮料补血”的虚假广告案例,从饮食指导及药物选择方面列举正确纠正贫血的治疗方式,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增进科学素养,增加民族自信,避免盲目“崇洋”。
3.通过视频播放捐献骨髓的新闻报道,宣传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让学生清晰了解骨髓移植就是干细胞移植,消除对骨髓移植的恐惧,并将骨髓移植的知识进行宣传,激发学生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单元(七):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现代社会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提示】
1.课前将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相关资料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案例教学法导入各种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3.通过给糖尿病病人制定饮食方案,加强学生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4.列举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从“竭泽而渔”向保护“胰岛β细胞”转变,拓展前沿知识,引导学生以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5.让学生课后在亲朋好友中进行糖尿病健康宣教,指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单元(八):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脑出血、脑梗塞等常见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能说出癫痫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
3.能阐述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发病情况,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关爱老年人的优秀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提示】
1.课前将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相关资料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案例教学法导入常见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3.通过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引入学生对于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发病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孝亲敬长和感恩精神。
4.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掌握急性脑血管病的发作特点和急救措施,培养学生“敬佑
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
教学单元(九):外科常见疾病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2.能阐述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指征和术前、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提示】
1.课前将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外科疾病的典型临床案例上传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查阅资料初步探究,并完成课前检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单元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对典型临床案例的分析导入各种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3.强调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是久坐和久站人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课程实施
(一)教学要求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药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职业素养。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药学专业学生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有针对
性的采用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授课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观察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突出职业特点,拉近与工作岗位的距离。
3.渗透课程思政,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素养。教学中要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渗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职业,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本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二)学业质量评价
1.该课程的学业质量评价,应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关注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根据教学目标,通过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在线答题成绩、课堂测验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业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定量和结果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在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情景演练、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学习和实验过程中进行的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定性和过程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否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等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
3.将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相结合,将评价结果随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已的学习状况并随时调整学习策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优化教学。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内容的选取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心身特点和认知水平,突出重点、加强实用、删繁就简。要注重与后期药学专业课程衔接,应从临床实际出发,突出临床基础知识和药物治疗的联系。同时,还应参考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含足够考点与知识点,力求适应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材呈现方式应新颖,图文并茂,倡导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可开发把纸质教材与数字课程相结合的新形态教材,更好地实现线下与线上的无缝对接。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1.建设校内临床医学基础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全套多媒体课件、动画教学资源、教学录像、习题库等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实时更新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开通网络课堂,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促进学生了解国内外临床医学的新动态和新进展,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医学概念,拓展新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3.培养和建设优秀教师队伍,利用教师的广博的人文知识、精湛的专业水平、清晰的表达能力、为人师表的风范,起到最直接的教学与育人效果,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八、说明
本标准依据“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
开云网页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药学专业《临床医学基础》课程标准审批表
课程所属部门 |
护理系基础医学教研室 |
课程负责人 |
汤冠荣 |
课程标准编写团队 |
执笔人:汤冠荣 参与人: |
课程标准论证情况 |
论证时间:年月日地点: 参会人员: 论证结果: |
课程所属专业意见 |
负责人签名: 日期: |
课程所属系部意见 |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 |
教务处 意见 |
负责人签名: 日期: |
分管教学校长意见 |
签名: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