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开云网页版四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生理功能》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组织胚胎》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并为后续基础医学课(《病理学》、《药理学》等)和临床护理专业课(《健康评估》、《内科护理》等)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依据“开云网页版四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1.掌握生理学基本概念。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功能调节及机制。熟悉各系统间功能联系。
2.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能分析不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功能可能出现的变化及相应机制。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伤观念、慎独精神、严谨求实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医学相关的伦理和法律知识,具有规范的护理操作习惯和职业安全意识。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教学 模块 |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参考 课时 |
基 础 知 识 |
绪论 |
1.了解本门课的研究内容。 2.理解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3掌握生理学、兴奋性、内环境、稳态概念,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反馈调节。 |
9 |
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 2.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细胞跨膜转运方式。 |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
1.熟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2.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 3.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细胞跨膜转运方式。 |
血 液 及 循 环 功 能 |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
1.掌握正常血液的组成。 2.熟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
22 |
血细胞及血液凝固 |
1.掌握血细胞的分类、正常值及基本功能。 2.了解血液凝固过程。 |
血型与输血 |
1.了解交叉配血和常用的抗凝物质和促凝措施。 2.理解输血的原则。 3.掌握血型概念及分类。 |
心的生理 |
1.掌握心率、心动周期、心输出量、窦性心律等基本概念。 2.理解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及第一、二心音的产生机制。 3.心室肌动作电位分期及各期离子流动情况;心脏射血过程及机制。 |
血管生理 |
1.掌握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微循环的概念。 2.掌握血压的正常值及影响因素。 |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1.了解神经调节的方式压力感受器反射。 |
呼 吸 功 能
|
呼吸功能概述 |
1.掌握呼吸的基本环节。 |
8 |
肺通气、气体交换及气体在血液运输基本原理 |
1.了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理解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3.掌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的概念及二氧化碳、缺氧、氢离子对呼吸的影响。 |
呼吸运动的调节 |
1.阐述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性反射效应,用相的测量。 |
消 化 与 吸 收 功 能 |
消化功能
|
1.掌握消化的概念;胃液、胰液的成份及作用。 2.根据相应理论解释胃不会发生自身消化的原因,胃溃疡发生机制及药物的治疗机制。 |
8 |
吸收功能 |
1.掌握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 2.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
1.了解消化功能的调节方式。 |
泌 尿 功 能 |
尿的生成 |
1.掌握排泄、肾小球滤过率、肾糖阈概念、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2.能够用相应理论初步解释糖尿的形成机制,利尿药的作用机理以及相关临床现象。 |
6 |
尿生成的调节及排放 |
1.了解重吸收和分泌排泄。 2.理解影响终尿生成因素。 3.了解尿液的理化性质及排尿反射。 |
感 觉 器 官 的 功 能 |
视器-眼 |
1.了解明、暗适应。 2.掌握视力、视野的概念;视锥、视杆细胞的功能;眼的调节功能;折光异常眼的类型及矫正。 3.能初步进行视力、视野、色盲、色弱的法检测; |
5 |
前庭蜗器-耳 |
1.理解前庭器官的功能。 2.掌握声波的传导途径,能够使用前庭器官功能解释晕车现象现象。 3.能运用音叉验证声波的传导途径。 |
调 节 功 能 |
神经调节 |
1.了解神经元;感觉传导路。 2.理解中枢抑制;小脑的功能;突触抑制。 3.掌握突触、牵张反射、肌紧张、腱反射概念;突触的传递过程;主要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胆碱能和肾上腺能纤维。 4.说出躯体痛和内脏痛的不同特点,阐述牵涉痛的发生机制。能进行人体腱反射检查。 |
14 |
体液调节 |
1.了解内分泌与激素的概念。 2.解垂体的分泌功能;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作。 3.掌握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4.列举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临床相关疾病。 5.能阐述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的机制。 |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生理学属于护理专业学生首次接触的功能学科,其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而专科层次的学生整体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为强化教学效果,授课时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3.提高整体实验项目的设计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验过程中,在加深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的处理:部分生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依据课程标准来讲透重点、多次重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5.生理学实验教学是学生首次接触活体动物实验,教学中应灌输学生珍重生命的观念,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
(二)评价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2.坚持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将日常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过程中除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外,还要重视人文关怀、爱岗敬业等职业素质的形成,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及创新意识的养成。
4.评价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确定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内容的选用具时代性、针对性和职业性。
3.教学形式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
1.配套的学习指导用书。
2.实训场所配齐教学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
3.开发仿真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等,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集成与共享,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七、编制说明
(一)本课程标准依据“开云网页版四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四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
(二)课程标准开发团队的主要组成名单:
马帅 开云网页版护理系
张福敏 开云网页版护理系
鹿艳存 开云网页版护理系
王凤丽 开云网页版护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