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队发展 >> 保障机制 >> 正文

工作室2020年9月教科研活动记录

发表时间:2020-10-14   浏览次数:

参加人员

王凤丽、姜秀英、汤冠荣、拾莉、张福敏、程涛、郑欣欣、李楠、郑笑笑、张曼

活动地点

基础医学办公室

活动时间

2020917

1600—17:00

活动内容

学习“基于建构主义的泛在学习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研究”中关于泛在学习的相关理论

活动详细情况记录

泛在学习又被称为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可以满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Hwang, G. J.(2008)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的四个要素感知设备、服务器、移动学习设备配备至每人以及无线宽带网络。在实际研究中,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开发了LJ一语言学习系统;南非Virgin-is   Teeh的觉醒型泛在学校校园项目以校园空间的24小时学习博物馆化作为目标,设计了未来型校园;英国的环境森林项目通过把移动设备放置在森林中,给人们提供了以技术获得切身体验的泛在环境(转引自潘基鑫等,2010)。在国内,随着高校校园网的普遍发展,泛在学习模式的逐渐广泛运用,一些学者也纷纷就此展开研究。罗青和骆洪(2014)简单地概括泛在学习为4A学习方式,即任何人(Anyone)、任何时间((Arry_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和任何设备(Barry devioe)。他们还针对泛在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针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策略。魏建等(2015)的概括更为简洁,认为泛在学习是利用网络在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杨孝堂(2011)在教育部重点课题泛在学习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泛在学习概念和定义的发展轨迹,分析和讨论了泛在学习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需要注意的问题。林瑞芳等(2015)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和网络自主学习等问题,以集美大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随机的匿名问卷调查并得出了应当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开展泛在学习的结论。由此可见,在外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颖的泛在学习模式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

活动心得

 通过泛在学习理论和背景的学习,了解了泛在学习理论的内涵和开展泛在学习的环境要求,我校的智慧校园环境,为有效开展泛在学习模式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希望通过今日的学习,能够将泛在学习模式在教学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