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队发展 >> 特色创新 >> 正文

多元协同“三阶段培养、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发表时间:2021-12-28   浏览次数:

多元协同“三阶段培养、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协同理念引领下,融合校内资源和校外创新力量,推进护理专业与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合作,整合行业、科研、政府资源,搭建企业和学校的师资联动机制,打造“校企融合”教师团队,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及开设课程、师资互培互聘,形成了校企、科教、政校等跨学科、跨专业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三阶段培养、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2017年我校与张家港澳洋医院进行试点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医疗行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护理工作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对接。双方深化校企合作,在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导师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经过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三段制培养,双主体育人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除双方合作进行学生专业能力教育外,在不同阶段渗入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1.探索校院双主体育人新机制,明确合作职责

校院紧密合作,完善现代学徒制管理机制,校院签署校院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双主体育人机制。出台了《开云网页版现代学徒制澳洋班培养方案》、《开云网页版现代学徒制澳洋班实践教学学生学习评价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校院双方的权利、义务、职责与分工,推进校院紧密合作,实施协同育人。统筹利用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医院实习岗位等教育资源,形成医院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2.创新合作方式,探索一体化招生

学校与医院签署联合招生就业协议,根据医院的人才需求校院共同制订招生方案,学生、医院双向选择,凡是有意愿的新生,符合医院用人标准,可进入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学校和张家港澳洋医院签署三方协议,学生与医院签署就业协议中明确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3.“多元协同建设优质导师队伍
政校企联合,优化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互培互聘打造了一支拥

有校外导师28人、校内导师13人的师资队伍。通过专兼职教师协同成长、产学研项目协同研究、经费政策机制协同保障等多元协同创新路径,实现师资结构优化,教师能力与角色转型,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

4.构建三段制培养,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校院共同研讨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护理岗位标准、医院师傅聘任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及护理工作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等;按照护生学徒准护士本院护士人才培养总体思路,由专职教师及医院导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在学校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医院通过师傅带徒、科主任/护士长教学等形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进行核心课程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落实校院一体化育人。

根据学习内容特点与形式,学徒制班的教学组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二学年)学生完成人文素质与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学习任务,通过岗位认知和医院文化学习对未来人生进行规划,完成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第二阶段(第三、四学年)实行学校学习与医院见习交替学习形式,将课堂从教室移植到医院,实施床旁教学,让护生直接体验、模仿、尝试、感悟医院文化,在实训和见习两个基地实现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第三阶段(第四、五学年)在合作医院顶岗实习,在带教师傅的指导下,真正进入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进一步结合实习工作具体场景中遇到护理用具存在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产品创新训练,同时完成1+X证书考试,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在实习期间,如果学徒和合作医院双方满意,直接签订劳动合同,毕业后成为合作医院正式员工。